会员登录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

杨伟民解读五中全会精神:精准把握“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
发布时间:2021/01/04 分享: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贯穿“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新发展阶段,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新阶段发展的理论指南;新发展格局,就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发展的基本思路。


新阶段,回答了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就是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来推动发展。新理念,回答了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我们仍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必须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新格局,回答了我们怎样走向、如何实现新目标的路径问题。只有构建新格局,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关于新发展阶段


(一)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历史,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1980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1990年到2000年,GDP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从新世纪开始到本世纪中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第三步战略目标分为前20年和后30年。前20年的目标是集中力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圆梦之年。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局规划,这是“十四五”规划的历史使命和基本定位。新发展阶段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大跨越。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0年,我国历史性实现两个“100%”,即实现100%贫困县摘帽,100%贫困人口告别贫困,我们彻底根除了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将超过6000万人,超额实现“十三五”期间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的目标。社会保障为人民构筑了民生防护网,更多的人有了养老、健康、就业等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因为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68.9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99.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依然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在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同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预计“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指标可以全面完成。我国在世界银行开展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市场主体大幅增加。


(三)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从国际环境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有所上升,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发展的主要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但经济社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有出色的领导力、强大的凝聚力、高效的动员力、坚定的执行力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生力,有持续推动改革带来的强大动力,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有最勤劳的庞大人力资本,有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市场。


关于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指导方针、远景目标、重大举措都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而且“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谋篇布局,也是按照新发展理念安排的。


(一)2035年的远景目标。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指导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其中的新提法有: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遵循原则。五大原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则,强调要不断提高党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涵;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原则,强调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保证;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方法。五大原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的经验总结,是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其中,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思想方法予以突出,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的积极性,等等。


(四)“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建议》提出了“六新”的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建议》中可量化的目标,将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量化为预期性、约束性的指标。


(五)“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12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总体上是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的。“创新”包括创新驱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等4章;“协调”包括农业农村、空间布局、文化、安全、国防等5章,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首次独立成章;“绿色”1章;“开放”1章;“共享”1章。每一个重点任务都有重大新举措。比如,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一章中,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创新活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4方面作出部署。提出的重大新举措主要有: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


此外,《建议》还对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等作出部署。


关于新发展格局


(一)为什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最大亮点,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是对我国经济的战略定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谋划、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建议》强调,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全国经济发展而言,先机和新局,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先手棋。如果说我们实行沿海开放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对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对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是什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要把握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确定发展的基本路径。这是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引擎、重大战略,不是临时措施,也不是被动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权宜之计。第二个是“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畅通国内的生产、分配、需求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循环,打通堵点、清理淤点。这个循环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循环,而不是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要变成国内循环为主体。第三个是“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促进开放的国内国际循环,使之相互促进。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不是说要搞封闭的国内循环,减少出口的数量、总量,而是要继续出口、当好“世界工厂”,同时要扩大进口、当上“世界市场”。


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按照系统的观念,把我们过去实施的一些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统一整合到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总的方向和基本思路中。也就是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进行需求侧改革;既要深化市场化改革,也要扩大高水平的开放;既要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也要注重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既要做好经济建设,也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等。


(三)干什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任务是提高“四个比重”“一个畅通”。“四个比重”,即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高国内需求比重;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占国内需求比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使居民收入增长同步或快于经济增长;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提高自主可控技术比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一个畅通”,即坚持扩大开放,提高内外循环畅通性,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总之,构建新发展格局涉及经济发展的供需格局、内需格局、分配格局、生产格局、技术格局,以及空间格局、城乡格局、区域格局等,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深刻认识、扎实推进。


来源:秘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