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

焦点访谈/住建部:全面强制推动超低能耗建筑
发布时间:2021/08/30 文章来源:国环生态环境大数据物联网平台 分享:

2021年8月24日,CCTV1台《焦点访谈》播出《能耗超低,建筑变绿》专题,该期节目是配合全国节能宣传周和8月25日全国低碳日的主题宣传节目。


居住更舒适


过去倡导节能低碳,常见方法是冬天暖气不要开的太高,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调到太低,而这带来的问题就是舒适度不高。而超低能耗建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居住更舒适,而且能耗更低。


焦点1


河北高碑店的一位居民,在春节前搬进我国最早建成的一批超低能耗建筑之后,有了切身体会。搬进新房之后,不再需要暖气和空调,一般也不打开窗户,而是由大楼统一的新风系统24小时不停地工作来更换空气、调整湿度,让屋内空气温度、湿度都处于人体最舒适的状态,温度一直保持在20—25度之间,空气的pm2.5值也降低到个位数。


而且,能耗也很低,这位居民入住时,正值采暖季。一个半月的时间,新风系统电费只花去260元。


焦点2


普通80平米建筑,采暖费用需要700-800元左右。超低能耗建筑不仅能耗变低、费用变少,而且居住更舒适。


焦点3


技术、成本问题待解决


龙湖集团北京公司工程负责人王长明表示,建筑气密性的问题,在建筑建造过程中,不仅是在外围护的门窗方面有要求,还会采用透汽膜、隔气膜对薄弱部分进行加处理,保证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的一个技术指标:一小时内换气次数低于0.6次。而传统建筑每小时换气次数要达到2-3次。


焦点4


除此之外,还有热桥问题。“热桥”,顾名思义就是热量传导时走的桥梁,热桥常常出现在门窗连接处、砖质墙体与混凝土楼板连接处,无热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适当添加绝热层,阻断不同材料连接处的热桥。


焦点5


北京海淀区某建筑工地正在建筑目前面积最大的单体超低能耗建筑,这里主体结构的无热桥环节刚刚完成。通过添加隔热垫的方式,杜绝金属件和混凝土直接接触,形成断桥,避免不必要的热量流失。


焦点6


而做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在设计、材料供应、建筑工艺、专业人才等方面都还有待提升。例如透汽膜、隔气膜、隔热垫都有一定的参数要求,生产的厂家不多,价格也相对较高。


焦点7


这也造成了超低能耗建筑成本相应提升,与普通建筑相比,每平米成本要提升1000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超低能耗建筑的意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程师徐伟表示:超低能耗建筑之所以能够实现更低能耗、更高舒适,主要靠三点:


  • 节能:将建筑的围护结构做到高性能,例如高性能的窗、良好的保温隔热的外部围护结构。

  • 提效:大幅度提升所有建筑内用能系统的效率

  • 开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等等直接给建筑供能,大大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焦点8


传统房屋之所以不节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房子密封性不强,室内外的热量交换快,需要持续不断地用外在的能源,比如集中供暖或者空调来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


而超低能耗建筑采取的被动式建筑设计就弥补了这一点,它的建筑外立面保暖材料的厚度是普通住宅厚度的2到3倍,就像给房子穿上了厚厚的棉袄;窗户采用的三层双中空玻璃,隔热防寒作用比普通玻璃又提升了不少。还有,室内外设置隔汽膜和透气膜保证建筑的气密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丧失。在这样的基础上,利用高效能的新风系统进行温度调节,能耗就会大大降低。


焦点9


徐伟说:“在北方以采暖为主的住宅里,如果实现超低能耗建筑,比现在实行的节能标准大致要降低50%以上。它不是单纯节能,实际上是在舒适度满足较高的情况下提升了节能。”


在超低能耗建造过程中,保证建筑的气密性,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房屋室内外气体的交换速度,在冬季防止室内热量的丧失,在夏季防止室外的热气进入室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徐伟表示,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国家总碳排放的20%左右,如果计算隐含碳排放,则接近40%。为实现建筑碳达峰碳中和,最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尽快推动新建建筑实现超低能耗建筑。


焦点10



全面强制推动超低能耗建筑


焦点11



在访谈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田国民表示:住建部下一步将制定强制性标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在适宜的气候区,全面强制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同时,通过制定《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新起点 新挑战


友绿智库认为,我国的超低能耗建筑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这是因为我国已经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多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意味着我们将来的生产、生活方式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


建筑领域在总碳排放量中占到了不小的比例。以取暖为例,大多数集中供暖消耗的直接就是煤炭。而用空调降温,所用的电力资源大多数也都是依靠煤电等化石能源。因此,建筑领域如何实施减排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新建建筑尽快实现超低能耗建筑就是一个重要路径。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有关政策,国务院2016年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试点”,“十三五”期间全国累积推广超低及近零能耗建筑达到1200万平方米,涵盖了住宅、公用建筑、工业建筑等各种建筑类型。


但因为超低能耗建筑在设计、材料、建筑工艺上和传统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成本无疑比传统建筑要高一些,并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接受这种建筑。


显然,要让更多人主动选择超低能耗建筑,除了技术和市场之外,还需要大家来了解这种技术,也需要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支持。


现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总目标指引之下,各地正在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着手积极制定相关的目标。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也从资金奖励、容积率奖励、支持商品房开发等多种方式鼓励超低节能建筑的开发建设。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住进既舒适又节能的高品质住宅。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碳中和专委会,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污泥资源化制备非金属陶粒技术


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水处理厂污泥,河道淤泥,河湖底泥,建筑渣土,工业固废处理迫在眉睫。国家于2020年9月新修订的《固废法》正式实施,提出了法律监管处罚量刑的严格要求。

为彻底解决污泥污染问题,促进成熟先进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应用,经过近5年的具体项目工程化验证,新推出“环境友好型绿色领跑者技术——污泥资源化制备无机非金属新型建材陶粒。它是一种具有微孔状的轻质颗粒,呈圆形、椭圆形球体或不规则碎石形,具有质轻、高强、保温、隔音、抗震等作用,可替代沙子、石子作为人造轻集料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水体治理、高铁吸音、建筑节能、透水砖,无土栽培等多个领域。

焦点12


产品特点



资源化再生产品的主要特点为:(1)密度小、质轻;(2)保温、隔热;(3)耐火性优异;(4)抗震性好;(5)吸水率低,抗冻性能和耐久性能好;(6)抗渗性优异;(7)抗酸,碱集料反应能力优异;(8)适应性强。


特殊用途



根据用途不同和市场需要,可以生产不同堆积密度和粒度的陶粒产品(超轻陶粒、结构陶粒),也可生产有特殊用途的陶粒,比如耐高温陶粒、耐酸陶粒和花卉陶粒等。


领域范围



近年来随着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陶粒制造和应用技术的提高,应用范围更加宽广,重点领域包括四大类:

(1)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预制楼梯、内墙板等构件,可有效降低建筑自重,同时隔音、保温、抗渗等性能较传统构件大幅提升,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2)建筑节能:超轻陶粒制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屋面保温、隔音等领域,其较低的导热系数,较好的阻燃性能必将在建筑节能领域得到长足发展;

(3)环境治理:围绕陶粒产品所形成的环保产业链,其上游生产环节可以实现协同处置污泥等固体废弃物,下游陶粒产品可应用于土壤修复、水体治理等领域;

(4)海绵城市:陶粒微孔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蓄水功能,陶粒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强度,作为海绵城市蓄水、透水材料施工非常方便,是一种理想的“有强度的海绵体”!

我们的合作模式多元化,基本采取BOT模式(投资,建设,运营),在有条件的城市(日产生污泥量达100吨为起点),镇县办厂。此项目作为地方政府部门招商引资,活跃地方经济的绿色环保项目广受欢迎。

为扩大应用规模,我们竭诚欢迎各个城市政府、招商局,住建、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洽谈合作,共同为我国固废、资源化,变废为宝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