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

2021年中国碳中和行业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23 文章来源:人大生态金融 人大生态金融 分享:
正文开始

《古太古代—2021年中国碳中和行业研究报告》是在中国碳中和战略提出之初,进行行业总览及未来趋势前瞻的总刚性报告。报告指出当前碳中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数据证明未来解决的可能方向。并总结这些方向对中国社会、经济、生产和科技等多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目录

1. 开天:碳中和的起源及重要性
2. 造人:碳中和对中国的颠覆性影响
3. 治水:当前体系下控碳的可行模式
4. 奔月:完美碳中和下的社会改造

图表目录

图1-1 2019年全球已探明煤炭、石油及天然气总储量
图1-2 2014年全球页岩气页岩油总储量
图1-3 1960-2019年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图1-4 1960-2014年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化石燃料能耗占全部能耗的百分比
图1-5 各国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构
图2-1 2020-2050年中国发电方式装机量结构
图2-2 2020年中国抽水蓄能电站数及装机量
图2-3 2008-2020年中国特高压线路总里程
图2-4 2008-2019年中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
图2-5 1950-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
图2-6 1990-2018年全球森林面积最多的国家森林面积
图2-7 2004-2021年中国林业用地面积
图2-8 2004-2021年中国森林蓄积量
图4-1 2010-2019年中国办公楼新开工及销售面积
图4-2 1960-2015年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人均能源使用量
图4-3 2020年4月-2021年5月欧洲碳指数成交价

CCTC®01

  一个老词的新生命
  地球上的碳中和,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被科学界普遍认可的是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在形成之初,地球的地质活动十分剧烈,所以产生了超大量的二氧化碳。以现在我们的认知,二氧化碳是破坏环境的有害气体,但在当时,这些超量的二氧化碳很好的保护了地球,温室效应使地球得以留住来自太阳的能量。而到了35亿年前,地球孕育出了第一种生命——蓝藻。这种最初的原核生物,历经20多亿年的时间,将地球上超量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并将大量的碳固化下来,这才逐步形成了今天我们适宜地球生命生存的自然环境。在这第一轮的碳中和过程中,蓝藻和后续其他动植物的作用下,原始地球中那些超大量的碳,都以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最重要、储量最大的页岩气、页岩油的形式,储藏在地壳里。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与日俱增。当今维持世界能源正常运转的代价,就是将过去首轮碳中和所固化下来的碳,挖掘出来重新释放它们的化学能,进而将二氧化碳再度排放到大气中。所以这就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倒退”的风险,也是基于这种认识,新一轮碳中和在环保、政治和经济的博弈下徐徐展开。
  严峻的碳排放形势
  想让国际社会客观看待中国排碳量是不可能的
  目前碳中和集中于二氧化碳方面的讨论,但实际上,高压电力设备绝缘使用的六氟化硫;半导体生产中作为氯氟碳的替代物的全氟化碳;一氧化氮、甲烷等气体,都是碳中和的目标。而在国际上,这些气体也是折合成二氧化碳当量,作为目标予以管控的。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0年以后加速上升,截至2019年,中国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06亿吨,已经遥遥领先全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也正是因为原因过于复杂,中国的碳中和问题才更难得到国际社会的客观对待。所以于中国来说,碳中和是势在必行的国策,它将对未来中国社会和商业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报告原文:艾瑞咨询:古太古代—2021年中国碳中和行业研究报告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Bkf1os5qMoveHxLKx7Yfw
提取码:td3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