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

惜物利物致物尽其用论
发布时间:2022/07/11 文章来源:熊孟清 无知一熊 分享:
造物不易,去之何从?物尽其用也。一要惜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二要利物,“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万物各得其宜,相得益彰。惜物,利物,才有物尽其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节约与保护资源。
惜物用俭生产生活必然要消耗资源,消耗时必须节俭,以俭辟难,以俭养德。节俭是一种德行,“俭者,国之宝也。”如何节俭?一要加强生产生活源头管理,做好垃圾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一要优化垃圾梯级利用,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高效节约的资源利用体系。
利物用治。万物内部和万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需要治理,治理是一种义举。治理重在理顺关系,使万物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相互补益,和衷共济;关键在理顺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和物体的状态与变化的关系,核心在济人利物,利民厚生,建设天地人和的治理体系。治理兼顾万物状态及其变化,统一保持和应变,该保持现状时则宜保持,该顺时应势时则宜应变,用好现状,顺应变化,以治求和,此乃“利物用治”之要旨。
俭治以宜。检验节俭和治理的标准是什么?就一个“宜”字:适宜就好,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失。用物必须识物;正视物体的种类、结构、形状、数量、品质、大小和新旧差异,加以梯级利用;升级加工方法,用增材加工代替减材加工,用智能智慧化加工替代人工加工,加以高效利用。治理必须正德;遵人性正人德,遵物性正物德,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消耗与节约、公益与私利、供给与需求、效率与公平、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等矛盾,发挥体系“1+1>2”的协同效应
用俭达治。节俭用物,以用济不用,使物自相治理,各得其宜,此乃用俭达治之法。适度推进物体的物质利用,导致物质储量不断增大,从而激活物体的能量利用;反之亦然,适度推进物体的能量利用,导致物质不断灰飞烟灭,从而激活物体的物质利用;这便是以用济不用。必须强调的是,节俭是以用济不用的前提;过度的用只会耗尽资源,不仅不能激活不用,且必将面临物不足用的悲剧。
嗟乎!“惜”以为常,“利”以合义,人人自觉自持地惜物和利物,以俭辟难,以治求和,俭治以宜,以用济不用,终致物尽其用,何愁物不足用,是以惜物利物致物尽其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