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

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 北京排水集团
发布时间:2022/08/02 分享:

1


2021年7月9日,生态环境部启动了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经过各地组织推荐、专家审议、公示等环节,已产生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入选名单。其中,5个来自北京的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成功入选!今天一起来看北京排水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案例。


2021年6月24日,北京排水集团在全国污水处理行业率先发布了《北京排水集团碳中和规划和实施方案》,采取降碳、替碳、固碳三大创新举措,助力碳中和。


2021年7月,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的城镇污水处理低碳示范工程评选中,北京排水集团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和小红门再生水厂获选全国首批十佳城镇污水处理低碳优秀示范案例。


2


降碳✦管理创新,提升系统综合效能


通过实施优化“厂网一体化”运营调度、精细化运营管理、设备效能提升、智慧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到2025年,实现北京排水集团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电耗比2020年降低10%,其他业务板块能耗稳中有降;到2035年,能耗进一步下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替碳✦科技创新,多点高效推进碳减排


在技术创新方面,北京排水集团采用沼气热电联产、光伏发电、水源热泵、厌氧氨氧化、好氧颗粒污泥多种高效技术手段,推进碳减排。


3


01


利用沼气热电联产技术,实现能源回收利用。集团建设了高碑店、小红门、槐房、清河第二、高安屯5座污泥处理中心,总处理能力6128吨/日。污泥处理中心均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技术路线,实现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采用热电联产方式进行沼气全利用,减少水厂对外来电能的消耗。


02


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北京排水集团在清河、酒仙桥、小红门再生水厂建成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功率18.5MW,年平均发电量2400万kWh,减少污水处理厂外部电能消耗3%,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


4


03


推广水源热泵,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北京排水集团在北京市中心城区所属11座再生水厂,设计处理规模423万立方米/天,每年可生产高品质再生水12亿立方米,可使用热泵为水厂办公区和生产区域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目前集团在各再生水厂建设30个水源热泵机房,总服务面积39.5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37MW,年供热量39万GJ,“十三五”时期,累计替代天然气585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万吨。


04


创新高效脱氮新技术,滤液处理实现低碳。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颠覆性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在ANAMMOX过程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会在特殊菌种的作用下以独特的方式相互结合而生成氮气,从而达到高效去除氨氮的效果。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可节省占地、投资和运行费20%以上,节约能耗30%以上,节约药剂90%以上,碳排放减少50%以上。


北京排水集团在北京五个污泥处理中心建成世界最大规模厌氧氨氧化污泥消化液脱氮工程,实现年节省电能消耗1741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万吨。


05


实施好氧颗粒污泥项目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之一,与传统絮状活性污泥法相比,生化反应效率高,占地面积比传统工艺节省20%以上,降低50%以上药剂费用,节省能耗15%以上。


固碳✦生态服务创新,不断实现碳抵消碳中和


● 大力推广再生水回用,促进经济循环低碳发展


目前,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占城市水资源供应量的25%以上,成为北京市重要水源之一。北京排水集团大力发展再生水生产利用,每年生产高品质再生水10亿立方米,广泛用于工业用水、景观绿化、市政杂用、河道补水,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创造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间接减少城市自来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和运行,实现了碳抵消。


● 推动污泥资源化利用,提升生态固碳能力


污泥资源化产品含有丰富的有机质、N、P、K等营养元素及植物所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并增加林木绿期。“十四五”期间,每年生产高品质污泥营养土40余万吨,继续大力推进污泥产品资源化利用,加大林地利用、园林绿化、矿山修复、沙化地改良、盐碱地改良等利用,通过污泥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