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

中国森林变迁史
发布时间:2023/01/17 文章来源:樊宝敏 生态学人 分享: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森林面积的变迁是中国林业史研究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有利于林业史、生态史乃至社会史其他问题的研究,而且有利于森林资源研究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1

01 影响森林资源消长的基本因素

  • 自然因素

包括森林本身、天然火灾、气候变化、地质变动等。森林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它与自然界保持相对的平衡。在有人类社会以来的历史中,这些因素对森林减少的作用与人类的作用相比,可以看作是相对次要的。

  • 社会因素

这是影响森林资源消长的主要因素。如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社会行为、经济和技术水平等。人类可以造林,也能毁林,但从历史上看毁林是主要的。大规模的毁林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1.古代火田狩猎对森林的破坏。2.毁林开荒。随着人口的增长,历代不得不采取屯垦政策以发展农业。这就要砍伐、焚烧一部分森林来开辟农业用地。3.统治阶级大兴土木,滥伐森林。历代王朝修建宫殿、陵寝,破坏了不少森林。如秦始皇营建渭北宫苑及陵寝,明清建紫禁城、圆明园都砍耗了许多林木。4.战争毁林。森林毁于战乱,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停止过。5.薪炭。在古代煤和天然气尚未被大量开发之时,人们主要依赖木材来烧饭、取暖和作各种加工业原料。6.在近代,帝国主义掠夺,大肆毁林。同时,由于森林的消失加重了水土流失,导致旱洪灾害,形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有了这样的总体认识以后,求知中国历代的森林面积就不太困难了。

2

02 各历史时期森林资源状况的推测

根据历代的人口、时代长短、经济状况等情况,就可大致推算出各历史时期的森林资源减少的数量,推算结果见表。中国历史大致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几个阶段。

3

  • 远古时代

在远古时代森林覆盖率按今天的国土面积计算大约为64%。这些葱龙郁茂的原始森林,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南半壁”,森林覆盖率约为80% 90%。“西北半壁”的森林主要分布于高山和河流附近,森林覆盖率30%左右,其他地区为草原、荒漠、寒漠和雪山。此时的森林不仅分布广、面积大,而且森林植物和动物资源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庞大,为人类提供着十分充足的衣食来源。到传说中的隧人氏时代,人类已能钻木取火。恩格斯把火的使用称为“有决定意义的进步”。伴随着火的使用,人类相继发明了火猎之法以捕获野兽;火田之法以种植农作物,烧制陶器,借助于火“披山通道”以发动战争,用火烧饭和取暖等。自黄帝直至夏代的数百年间是毁林较为严重的时期。管子曾论述黄帝、虞舜和夏围的毁林情况:“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蔽,焚沛泽,不益民之利。”(《管子·国准》)其毁林规模大小不一,涉及地区相当之广,大约遍及当时所有农业地区,较为严重的是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但是从整体上说,由于那时人口稀少,后期方达100万,所以对森林破坏的程度还是相对较轻的,只是到了后期才日益加重。到夏代建立时,森林覆盖率可能下降到60%。

  • 上古时代

从夏朝建立至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是中国奴隶社会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先后经过了夏、商、西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等朝代。夏的活动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人口约140万左右。商的活动区域有所扩大,人口增长到200万余人,部落数量减少。到西周初期人口增加到300万余人,活动区域、城的密度都有增加,邦国进一步减少。春秋后期人口达450万。统治地区已达长江中下游乃至华南一带。战国时期,只剩下7个国家彼此争雄,战国末期(前221) 人口达2000万,最终由秦统一中国。

这一时期的森林资源的破坏多由于以下因素。在夏禹之时,由于发生了大的洪水,在他的带领下,测量九州,疏导河流,并开山通道。《尚书·益稷》:“予(系禹自称)乘四载,随山刊木。”上古时代,由于人口的增加,必然为了开拓耕地而破坏态林。部落之间频繁的兼并、征服和战争,也会导致森林的严重破坏。如: 城濮之战晋侯伐木“以益其兵”(《左传?信公二十八年》)。古代特猎常常是采取用火烧林以驱赶并捕获野兽的方式,因此对森林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列子黄帝》:“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花林,扇赫百里。烧柴也是森林消耗的一个重要方面。《诗经·小雅甫田之什》:“陟彼高冈,析其枪薪。”为了营建宫室多要砍伐林木。《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晏子对景公日: “今君政反乎民,而行悖乎神,大宫室、多斩伐以逼山林。”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人口由夏初的100余万上升到战国末的2000万,增长约20倍,森林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毁林地区主要集中干黄河流域、华北平原和长城沿线。据资料分析,从数量上看在夏至战国的1800多年间,森林覆盖率大约由60%下降到46%左右,平均每100年减少0.76个百分点。但由于那时些竟人少,森林资源仍然很丰富,尤其是山地和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

  • 中古时代前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前221~907),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和发展时期。人口大致从2000万至8300万人的范围内变动。秦的统治区域包括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地区。奏汉时期的人口在战国末期2000万人的基础上发展到西汉未年(公元2年)6500万人以上,出现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东汉中期的人口与西汉未年相当。汉魏之际的战争和天灾,使人空前减耗。三国计3798万余人。西晋盛时(280)人口为4500万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人口,都没有超过东汉盛时的人口。隋大业五年(609)人口约6200万。隋唐之际户口锐减,贞观以后速增,到唐天宝十四载(755) 达于全盛时人口有8316万。唐代中期人口大幅度下降,后期人口发展迟滞,均大大低于盛时的水平。这一时期,由于人口增长、灾荒、战争、宫室建设、薪炭等原因,森林继续受到较重的破坏。人口的增加,相应地要求扩大耕地,以解决粮食问题,这势必要占用林地。“伐木而树谷,潘莱而播粟。”(汉相宽《盐铁论·通有第三》)其他如烧柴、房屋、家具、舟车等都有相应地增加,而这些都需消耗木材。随着中原地区森林资源的日趋贫乏,人们逐渐向边远地区迁移、渗透。秦始皇修建各种浩大的工程,更加重了森林的破坏。汉时为了救灾,不时下诏“劝民农桑”和“驰山泽之禁” (《史记·货殖列传》),让农民进山狩猎和开展,这无疑对森林的破坏是最严重的。西晋“永嘉之乱”北方大批汉族人口南移、北方游牧民族徒入中原,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植被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使得这一时期黄河出现相对安流的局面。而南方则相反,人口急剧增长,长江流域森林在平地和低山丘陵区开始遭受严重破坏。战争毁林主要是三国时各家惯用火攻之法“使数百方里之森林,化为焦士”。隋唐的土地政策仍沿用北魏的均田制。林地为永业田,占所授土地的1/5,有继承权。这种政策对森林的影响有补偿和破坏两面性。秦汉到隋唐的1128年间,估计森林资源由46%的覆盖率下降为33%。平均每100年减少1.15个百分点。毁林地区逐渐由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在晋时已相当严重。

  • 中古时代后期

五代宋辽金夏元明至清代前期(907~1840),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和衰老期。这一时期的人口由五代时的3000万增长到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的41281万余人。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的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淮河、秦岭为界,南方人口开始超过北方。宋代在南方开垦大量农田,并兴修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大观 (1107~1110)年间,人口已突破1亿,为中国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南宋初年(1126~1145),出现了第二次北人南迁的高潮.元代人口由初期的6000万增至后期的10400万人。明代人口范围在6500万至15000万之间,明万历(1573~1620) 年间为最多。清代前期人口发展很快,由康熙朝的8000万左右增加到道光二十年的41281万,尤其是1741~1840年间人口年增长率高10.7,形成人口发展的又一次高峰。这一时期的森林覆盖率大约由33%下降到17%,平均每100年降低1.71个百分点。其中到明末清初,下降到21%左右。森林破坏的原因与上一时期基本相似,包括农垦、战争、建筑、薪炭等,以农垦的破坏为主。尤其是清代,人口的高速增长加大了森林的破坏,在华中地区出现的大批的棚民,进驻山林,垦种山坡。明清两代,广筑宫殿和园林,也消耗了很多木材。此期,森林破坏的地区重点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林,中原地区已基本上无林可采。由于南方和北方森林的大面积消失,各种生态灾难已非常严重。如北方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的严重沙化,黄河、长江等流域的洪灾等。

  • 近代时期

清朝后期至民国时期(1840~ 1949),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一时期的人口大约为37200 ~54167万。1840年全国人口为41281万,中间由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等,到同治十二年(1873)人口降为37200万人,之后到宣统三年(1911)人口约41233万余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人口约54167万人。这一时期的森林资源大约由17%下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12.5%。在109年的时间内下降了4.5个百分点,达到了有史以来森林破坏的最高峰。森林受破坏的原因,除了同以前历史时期的农垦、建筑、薪炭等生产生活因素外,还加上了两个新的因素,即帝国主义掠夺和近代的战争。帝国主义掠夺主要是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西北、台湾、海南岛等地区森林资源进行的掠夺。咸丰八年(1858)和威丰+年(1860)清政府与沙皇俄国政府签订《挥条约》和《北京条约》,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10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被划入沙皇俄国版图。同治三年(1864)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皇俄国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台湾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全境被日本人侵占达14年之久。另一个因素是战争毁林。因为现代战争用飞机大炮,不同于古代用刀枪剑戟,所以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更大。加上近代百年来战火不断,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采取残酷的“三光”政策,造成许多森林火灾。据国民党政府农林部调查,抗日战争期间各省森林被破坏约18.8亿立方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帝国主义列强使中国丧失了木材蓄积量达100亿立方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 ~2020年,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由成立初的5.4亿增加至2020年的14.39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林业取得大的成就,但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森林资源也经历几次起犬。经估算,1949年全国森林覆美率为12.5%,1950~1962年为11.8%,1973~ 1976年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为12.7%,1977 ~1981年第二次清查为12.0%,1984 ~1988年第三次清查为12.98%:1989 ~1993年第四次清查为13.92%:1994~1998年第五次清查沿用国际流行的森林标准(郁闭度为0.2以上)结果为16.55%,2014 ~ 2018年第九次清查为22.96%。而森林蓄积量前50年增长缓慢,从1949年的108亿立方米,增加到1994~ 1998年的112.7亿立方米。后20年森林蓄积量增长加快,到第九次清查达到175.6亿立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生态环境的质量从总体上仍然较差,各种生态灾难依然突出。中国的森林资源仍然不足,需要下大力气科学培育和经营利用。

4

03 森林变迁的因果分析

  • 人口数量影响森林破坏的程度

中国自古到今,人口由少变多,且呈加速增长。而森林资源却与此相反,由多变少,也呈加速度递减。这是由于人类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扩大耕地和获取林产品,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改善生活条件。森林受破坏的地区与人口迁移有关,人口所及之地肯定要遭受破坏。而且,森林受破坏的程度与人口密度有关,:密度越大,破坏则越严重。中国的森林受破坏的程度如此严重,从大约60%下降到10%左右,这显然与中国历史特别悠久有关。

  • 社会时代和科学技术影响森林资源的消长

森林资源的变迁,在远古和上古时代破坏慢,到中古时代破坏变快,近代更快,这一方面与人口多少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这段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说没有超越农耕时代有关。当然,近代中国森林的减少与帝国主义者的掠夺有一定联系,但这归根到底与中国经济、军事、政治、科技不发达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49 ~1980年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森林资源从总体上是下降的,覆盖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2.5%下降到1981年的12.0%;活立木总蓄积由116亿立方米下降到102.6亿立方米。此后直到20世纪末,森林面积和蓄积才出现回升。这与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逐渐摆脱农耕阶段走向工业和后工业时代有关。例如,燃料用煤和天然气代替了木材,建筑材料也出现了代用品等。但是由于中国历史欠债大多,人口数量又过于庞大,科技水平不高等原因,森林资源的压力仍然很大,未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森林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 森林消失必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100多年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古代巴比伦、印度、埃及乃至中国西部文明的消亡和衰退,都与它们长期肆无忌惮地破坏大自然有关系。中国西部文明的兴盛,包括楼兰古国、汉唐文化等,都是建筑在生态环境优越和森林资源丰富的基础之上的,而它们的衰亡也与此有关。历史证明,中国森林资源的大量消失,已经并将继续产生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已大大变小了。历史上,中国的森林面积再加上草原面积,几乎占到全部国土的85%以上。然而今天,包括沙漠、盐碱地、裸岩、沼泽地等难利用土地就占到26.5%,再加上沙化土地、水土流失的土地就更大了。@由森林消失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愈来愈严重。如洪涝、干旱、荒漠化.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为害等。仅以洪水灾害为例。黄河从夏到唐代,泛滥、决口或迁徙平均约50年发生一次,五代至民国的1000多年间,平均每年发生1.5次。长江大小水灾,唐代平均18年一次,宋元两代6年一次,明清4年-次,民国以后平均2.5年一次。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21世纪必须努力扩大森林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