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一:减污降碳市场启动在即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减污降碳市场启动在即,将为绿色发展开启新的征程。
大事二:环保企业积极投身抗疫阻击战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环保企事业单位和环保产业工作者积极投身抗疫阻击战。有的企业参加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更多的企业在全国各地为抗疫一线提供可靠的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医疗废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服务,还有的企业在各级环保产业协会组织下踊跃捐款捐物,支持抗疫工作。在疫情中,环保企业还坚持不裁员、不降薪,为国分忧。疫情后期,广大环保企业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复工复产,为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大事三: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发展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针对当前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从市场开放、政策支持、企业经营、沟通反馈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并针对一些现有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对现有政策落地实施中“最后一公里”难的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
大事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揭牌运营
7月15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基金将重点投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首期基金规模885亿元人民币。
大事五:进一步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环境管理
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要求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的污水处理能力、污水收集管网、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短板。12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提出依法明晰各方责任、推动各方履职尽责、规范环境监督管理等措施,回应了行业广泛关注的“排水标准一味加严”“进水超出设计规定或实际处理能力导致出水超标”等问题,有利行业的健康发展。
大事六:新固废法正式实施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固废法》提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强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约束性规定,突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无害化底线要求和全过程要求。新增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连带责任规定,将工业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制度管理,完善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实现“谁污染、谁负责”“谁产废、谁治理”。业内普遍认为,新固废法的实施为环保产业固废领域新一轮的提升和发展打开了空间。
大事七:创新环境治理模式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要求探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等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环境治理服务水平,推动环保产业持续发展。9月16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指出EOD模式将“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资金来源渠道、总体投入不足、环境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收益等瓶颈问题,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提升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事八:非水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引发行业关注
1月20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现行补贴方式,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和补贴退坡机制,优化补贴兑付流程。9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继续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明确了风电、光伏和生物质项目退出补贴机制的具体条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补贴退坡打破了垃圾焚烧发电等领域原有的项目投资预期,对项目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形成较大挑战,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行业竞争态势和未来发展格局。
大事九:A股新增上市和退市环保企业数量均创新高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证券发行改革加速,环保企业成为受益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5日通源环境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2020年成功过会(上市)环保企业达31家,其中科创板12家,创业板13家,主板4家,中小板2家,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退市制度改革也在加速。年内,已有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环保企业终止上市交易。退市环保企业和其他陷入经营困境的环保企业为2017年之前的项目跑马圈地和过度扩张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事十:环保产业巨头加速横向联合
随着2019年热传的国资收购碧水源、铁汉生态、国祯环保等民营环保企业事项在2020年尘埃落定,环保产业格局的演变进入行业巨头横向联合的新阶段。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先后持股北控水务、上海环境、兴蓉环境、中持股份,上海实业持股康恒环境等;北控水务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继南京、长沙等地之后,又在武汉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水务环保业务;首创股份与北控水务强化合作,通过开展联合招标、并在资本运作、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多领域、多维度实现平台型合作。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