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

第八期读书心得分享 · 《心若菩提》 | 范思莹
发布时间:2021/08/27 分享:

在思考中前行

——《心如菩提》读后感


  读罢全书,有几个比较深刻的感受。

一是关于学习。曹先生没上几天学,后来是通过字典学字,通过拜师学习会计知识,学习企业管理。这种更广泛意义上的学习,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有借鉴意义,即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学习的跨度,生命的宽度是由自己决定的,一定要有这个信念,加强自我学习。

二是关于吃苦。曹先生由于年幼时家道中落,兄弟姐妹好几个,生活的困苦从小开始就一直伴随。后来,随父经商,干农活,在农场做工,开办企业等经历,无一不体现出这一点。、、

三是关于吃亏。曹先生一直秉承和实践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吃亏是福。其人生经历也多次在这点上得到了印证。到后来,可能用厚道这个词来形容更合适,即不论是不是福,已不是太重要,关键是要厚道,要长久,要心安。

四是关于进化。在曹先生身上,看到了很多敢为天下先的事迹,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建厂,经营不善时承包,福建省第一家股份制上市,等等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一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

五是关于原则。要做事,要闯荡,要打破原有的格局,要发展,要损害一部分人的眼前利益,要树大招风,招人非议,很多的事都是顺其自然就来了,正能量的事同样有巨大的副作用力。曹先生在面对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时,我想坚持原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其不为利益所驱动,目光更长远,基础更牢靠,事业更壮大。

六是关于回报。曹先生无论对人对事对社会,常怀感恩之心,有时候在做权衡时,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甘愿牺牲部分个人的利益,来回馈给社会。这种情怀,值得学习,窃以为这也是成大事者最后的必然归宿之一

一辈子长与短,不同人的看法各有千秋,在曹德旺老先生的自传里边,自己写这本书的时候,所有已逝的日子,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不久前。我认为一辈子长,是对于整天无所事事的人而言,只因在消耗时间;对于那些说一辈子很短暂的人来说,时时刻刻与时间赛跑,在创造自己的价值,不枉费来这世上走一遭。

在曹老先生的自传里,分为五个章节,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梳理:1、贫困少年;2、艰辛创业;3、诚信为本;4、天道酬勤;5、铁肩道义。

菩提就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面对世事纷扰,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也常常怀疑自己对职业的选择,工作压力大,而且待遇又差,导致内心迷惘,陷入身心疲惫、浮躁、颓废之中。生活的感悟,追求超凡脱俗,淡泊清静,充满禅境的喜悦,我十分喜欢这些作品。这些好的书籍引领我找到方向,带我一个中年人进入淡定、淡然、丰富、质朴的精神境界。

随着社会的进步,沧海桑田的变迁,想要处事不惊,要的不仅是“端庄厚重,谦卑含容,心存济物,事有归心”的哲学,更需要的是气量,“有福者,必须先有气量,福是从气量中求”,更要具备随着社会,进行不断自我变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