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

第八期读书心得分享 · 《心若菩提》 | 程曦
发布时间:2021/08/27 分享:

 心清自明,心悟皆禅,心若菩提

——曹德旺《心若菩提》读后感


在书的后记中,曹德旺说,这本书是他自己动笔写的,因为别人写的他都不满意。这本书文风朴实,高级字眼很少,说事多,偶尔说点道理,所以浅显易懂人人都可读。书若其人,我想是《心若菩提》这本书给读者最直观的感受,这本应该算得上是曹德旺个人自传的书,将他在创业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危机写了出来,和透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曹德旺个人的行事风格、难得的创业经验,其实也代表着国家民营制造业的成长轨迹。

他不是中国首富,却是中国首善。曹公是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了玻璃行业,而且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接触到汽车玻璃。所以,这告诉我们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实干出真知。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不管什么时候,实干本身就是一种最保险的智慧,曹德旺那时已经是企业的董事长,身价已经过亿了,还能呆在一线生产线上,观察了解每一道工序,自己还起草作业指导书,他既是指挥家,更是实实干者。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心

看这本书,对于解决问题这四个字体会的非常深刻。遇到问题时,不管什么,就用各种方法,排除各种困难,直到解决掉问题。这应该算是曹德旺成功的秘诀之一,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情绪稳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本书从他年少时开始,到他企业做大这中间发生的很多事情,非常多的细节,我想这应该也是他坚持要自己写这本书的原因。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我看来,能不能吃苦,经不经得起折磨,是一个人能否真正成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曹德旺的父亲告诉年轻时候的他,“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曹德旺掰着手指头数:“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有那么多心吗,父亲回答说,当然有。就如同书中所言:“要做事一定会得罪人,因此做人必须行得正坐得端,做事必须非常认真非常清楚。“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以你什么都准备好了,可能很多机会也就失去了,曹德旺接触的行业他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他自己操办,亲力亲为。

——换个角度看问题。

人,不一定要多伟大,才值得学习,也许,从我们身边走过的随便一个人,他们身上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爸爸说,乞丐也是人,为了谋求活下去,他们可以不避寒暑,露宿街头,向人乞讨,当你向其施舍后,他会千恩万谢,试想你能够向他学习为了生存下去而努力的这个精神,对你来说该有多大的帮助。

信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信任,不仅对自己要有自信,对他人也要有信任,这叫互信。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信,那肯定一事无成。这是很难的智慧,我想来想去,一个人做生意,还得有一致的原则,总是有一致的原则做事,反而一个人活得简单,哪怕世界再复杂,心是安的,是曰“心若菩提”。

做事用心、决心、爱心,我想这是曹德旺最想传达的要点,也是他在几十年经商过程中习得的成功经验,这本自传也算是他本人的心路历程,在喧嚣的时代,如何保持万事皆空的清净、纯粹、慈悲、平和也是他想让我们习得的。要是心装满了,悟空,可能会柳暗花明。